巴尔干半岛文化之旅

巴尔干半岛文化之旅

本团是2013年度重点之旅,共有98位团员,分红蓝两队,出发日期相隔一日,以下克罗地亚的景点介绍以红队的行程为依据,至奥地利的景点介绍部分则按蓝队行程表排列。

52(第一天,星期四)
从吉隆坡启程飞往多哈,再转飞萨格勒布(Zagreb)。

萨格勒布(克罗地亚)
(a)石门(Stone Gate
1242年,近千名卡普陀居民为躲避鞑靼人的入侵,到这儿筑起城墙和堡垒,形成独立城镇。国王宣布它为“自由的皇家城市”,市民有选举市长和决定事务的权利。萨格勒布的“上城”于焉形成。石门是上城四个城门中的其中一个。虽然石门建于14世纪,但人们目前所见的是1760年修缮的状态。

1731年,石门发生大火,除了一幅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的画像幸免于难之外,所有木制建筑尽皆毁于一旦。于是,人们便在拱门下设立小祭壇。此后,该地便成为萨格勒布的圣地,许多朝圣者不远千里到此祈福,希望圣母能助他们逢凶化吉。当时的信众还可直接触摸画像,直到 1778 年,市政府在画像前修建一道巴洛克风格的铁柵以保护画像。

(b)教皇塔(Pope Tower)                                   
教皇塔又称“洛特尔什查克钟楼”,始建于13世纪中期,是中世纪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由于它是萨格勒布教皇的资产,故以此命名。教皇塔的任务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过去,每晚城门关闭时钟楼会响起钟声,提醒城外的民众返城。至17世纪中期,塔楼转型为学校。19 世纪末,萨格勒布市政府购置了一尊炮台,每天中午鸣炮,以统一市内各教堂的敲钟时间。1903年,成为天文观测台。现在,钟楼已被辟为博物馆,站在钟楼顶端可一览城市的景象。

53(第二天,星期五):萨格勒布(克罗地亚)—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萨格勒布(克罗地亚)
(a)共和广场(Place de la Republique
共和国广场是克罗地亚的“心脏”,有萨格勒布的“发祥地”之美誉。许多摊位杂乱无章地摆排在广场中央,游客和当地居民熙熙攘攘地穿行其中,好不热闹。

(b)中心广场(Medieval Place
虽然萨格勒布的中心广场面积不大,周遭也没有较突出的建筑物,却像磁铁一样吸引周遭的游客和当地的居民,使广场从早到晚都显得非常喧嚣热闹。接着,前往罗斯福特广场(Roosevelt Square)。

(d)圣斯蒂芬大教堂外围(Outside view of Cathedral of St Stephen
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的圣斯蒂芬大教堂又名“圣母升天大教堂”,初建于11世纪。1094年,匈牙利国王拉第斯拉夫一世宣布成立萨格勒布天主教区并兴建教堂,其时建筑为哥德式风格。13世纪时,教堂曾被鞑靼人毁坏。后几经修复,融汇了各种建筑风格。而两座高度分别为104米和105米的哥特式塔柱建于20世纪初。目前,萨格勒布大教堂已成为萨格勒布市内最大的教堂,高高耸立的两座尖塔成為札格拉布市的最主要地标。

教堂的装饰颇为考究,一根顶部以金色材质镶嵌的圣母雕像石柱耸立于正门外的小广场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异常耀眼;内部放置了13世纪的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的靠背长椅、大理石祭坛和巴罗克风格的讲道坛。祭壇上还放了一位主教的陵墓,该名主教曾在铁托掌权期間被囚禁了20年之久,后被梵蒂冈追封为圣人。

54(第三天,星期六):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
(a)三重桥(Triple Bridge
建于公元13世纪的三重桥是横跨卢布尔雅那河上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展示在人们眼前的白色桥身是19世纪经过修复后的样子。根据历史记载,三重桥最初是由一座木桥,后因毁于火灾,而在1657年重建。1842年,老桥被意大利建筑师乔瓦尼皮科(Giovanni Picco)设计的新桥所取代。

(b)城市广场(City Square
城市广场位于卢布尔雅那中心,中间置放着著名的鲁巴喷泉,其方尖碑式的柱体底座上安置了三组分别代表了斯洛文尼亚的三条河流:萨瓦河、克尔卡河和卢布尔雅那河的大理石雕像。

(c)巴洛克市政厅(Baroque Town Hall
市政厅毗邻城市广场,最初是由卡尔尼奥拉建筑设计师Peter Bezlaj所设计的哥特式建筑。在1717至1719年间,原设计被威尼斯设计师Gregor Macek革新成一幢文艺复兴式建筑。20世纪初期,一座南斯拉夫王国彼得一世国王的塑像耸立于市政厅入口处,但在1941年遭意大利法西斯入侵者摧毁。如今,市政厅被辟为雕塑博物馆,陈列着不少现代雕塑作品和壁画免费供人参观。

(d)鲁巴喷泉(Robusta Fountain
矗立在卢布尔雅那市政厅前的鲁巴喷泉,是18世纪世界喷泉工程史的经典之作。据说是为了仿效罗马那佛纳广场(Piazza Novona)上的四河喷泉所作,上面代表统领卡尼鄂拉省三大河流——萨瓦河、克尔卡河和卢布尔雅那河的三神雕塑。这座由意大利雕塑家罗巴(Francesco Robba)设计的巴洛克式人物雕塑是城市的最知名的标志之一,其大理石方尖碑是从布尔多(Lesno Brdo)运来的红石灰构建而成。

(e)布莱德湖(Lake Bled
布莱德湖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南麓,是斯洛文尼亚最著名的湖泊。布莱得湖是在大约14000年前,因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地质移动而形成,湖长2120米,水深30米。

布莱德湖的湖水系从“三头山”顶部的雪溶注入湖中,故有“冰湖”之称。即使在夏季,水温也维持在22℃左右,是人们避暑、度假、划船、游泳、钓鱼和冬季运动的理想场所,而且曾在1966年、1979年、1989年和2011年在此举行世界赛艇锦标赛。湖心有座高出水面40米的天然岛屿——布莱德岛。岛上有一座弥漫着古老神秘气息的巴罗克式教堂——圣玛利亚古教堂。这座昔日教徒祈祷的圣地现已辟为教堂艺术博物馆。

55(第四天,星期日):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纳(斯洛文尼亚)—普里特维采(克罗地亚)

波斯托伊纳(斯洛文尼亚)
溶洞(Underground caves
位于距首都西南54公里的波斯托伊那市,是欧洲第二大溶洞,在斯洛文尼亚的众多溶洞中最具特色。壮观的石柱、石笋和石钟乳是历经几百万年而形成的。洞中还生活着一种类似娃娃鱼的珍奇动物,体形纤巧,无鳞,有四肢,长寿百年,被斯洛文尼亚人成为“人鱼”,学名为蝾螈。

56日(第五天,星期一):普里特维采(克罗地亚)

普里特维采(克罗地亚)
普里特维采国家公园(Plitvice National Park
素有“克罗地亚的九寨沟”美称的“十六湖国家公园” 既位于普利特维采。它不仅是克罗地亚最著名的湖区,也是面积最大的公园,园区丰富的地貌和独异的风景每年4月至10月都吸引不少观光客前来游览。

这座天然湖泊群位于玛拉·卡别拉(Mala Kapela)和普耶斯韦查(Pljeivica)山之间的里卡(Lika)地区,占地19462公顷。其前身是普里特维采湖盆地。湖泊根据地形分成12个高湖和4个低湖,湖湖相连,约长10公里。高湖位于白云石亚底层山上,被森林环绕,并通过许多瀑布连在一起,水流如大自然雕琢的银链呈梯状飞流直下;低湖则坐落在石灰岩峡谷中。此外,还有形状各异的天然堤坝,坝身多洞穴,隐藏着姿态有趣的石笋和钟乳石,不可谓不是一种珍贵的人文景观。

湖群与瀑布的形成缘于石灰岩长期钙化的结果。由于水中富含大量矿物质与化学元素,使湖水呈现出特殊的色泽,尤其那些沉浸在水中的树木上钙结了一层古铜色的物质,令树皮更光洁,且不朽烂,形成罕见的水底玉树奇观。此外,还有各类飞禽走兽如熊、狼、羚羊、狐、鹿等的足迹遍布园中。为了吸引游客,园内甚至附设各种休闲娱乐设施,而且可在园中划船、钓鱼、游泳。虽然科学家对此处的研究考察始于19世纪,却迟至1914年才尝试在普里特维采湖畔建设公园。1949年,景区被提升为国家公园。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尽管如此,这处天堂也似的地方在1991年内战时期却未能幸免于灾,某些地方仍遭到损毁,而且当时有许多旅舍被充当军营。
                                                                                                                                                   
57日(第六天,星期二):奥古林(克罗地亚)—特罗吉尔(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克罗地亚)
特罗吉尔(克罗地亚)

奇比科宅邸(Renaissane Cipika Palace
奇比科宅邸为奇比科家族所建。奇比科家族统治了特洛吉尔300余年。他们所建造的新、老宅邸由一条现已不复存在的走道连接在一起。宅邸由几栋复合式建筑构成,同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间的老城墙可追溯到中世纪早期。较新的威尼斯哥特式宅邸由一位奇比科家族传人所筹建,作为他在1476年赢得了海上战争的战利品。

58日(第七天,星期三):斯普利特(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克罗地亚)
斯普利特(克罗地亚)

(a)老城区(Old City
斯普利特古城可以溯源到古希腊年代,在古罗马凯撒大帝戴克里先把斯普利特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时达到高峰。西元三世纪末,戴克里先皇帝在此建造行宮。虽然在他死后城墙内的面貌不断改变,但仍保存完整的规模,如今,人们还能在古城看到古罗马废墟。老城区在1979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b)戴克里先宫(Diocletian’s Palace
建于公元305年的戴克里先宫是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退位后居住的行宫,宫殿设在他的出生地—达马提亚(Dalmatia)的阿斯帕索(Aspalthos)附近。戴克里先在帝国经历数十年动乱后重整朝政,加强专制统治。这座皇宫代表了罗马帝国君主专制强化的特色,取城堡形制,建筑方整严密。

这座宏伟壮丽的皇宫南临亚得里亚海,占地3万平方米,宫墙高达17至21米,宫内计有16座塔楼和银、铜、铁、金4座宫门,金门面向皇宫,是主要通道。城门两侧是壁龛,门上方也有壁龛,上面的4根立柱中间据说是供奉“四帝”雕像的。墙内还有一道城墙和塔楼,作为抵御入侵者的第二道防线。宫城内有十字大道于中心交会,宫殿前部为寝宫,沿海拱廊长160米,宽7.3米,可瞭望海景和达尔马提亚海岸。后部为朝堂。宫殿正门6根大理石柱是远涉重洋从中东运至,可谓工程浩繁。

在过去的世纪中,宫殿曾被改为他用,但并未对宫殿的格局造成损坏。中世纪以后,该宫殿一度埋没于世,直到1764年,一位苏格兰新古典主义建筑师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宫殿并在一位法国艺术家和几个制图家的帮助下发表了题为《戴克里先宫遗址》的论文后,戴克里先宫才重新为人所知。下一站,参观老市政厅(Gothic Old Town Hall))。

(c)朱庇特神殿(Jupiter Temple
朱庇特神殿位于广场西侧,原来戴克里先不仅笃信希腊神,还把自己比作朱庇特神,要民众信奉他。惟戴克里先死后多神教式微,并在11世纪时被基督徒改为洗礼堂。堂前右侧有一副石棺,据说属于11世纪的劳伦斯大主教;左侧有一个无头的黑色斯芬克斯雕塑,标示着多神教曾经拥有的地位。

洗礼堂设计高雅,里面的朱庇特神雕塑是20世纪著名雕塑家伊凡·梅斯特罗维奇(Ivan Mestrovic, 1883-1962)的作品。堂内保存着一块11世纪的石雕,上面刻有3个人物,其中头戴皇冠、手持十字的应是克罗地亚王。朱庇特神殿对面是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后改为教堂。该原址是个大花园,戴克里先的灵柩最初既安葬于此。公元5世纪,他的灵柩被移走,至今仍不知去处。后来,陵墓变成了基督教堂,中世纪又加建了钟楼。

59(第八天,星期四):杜布罗夫尼克(克罗地亚)
(a)老城区(Old Town
看过大理石街道(Mable Street))与巴洛克式建筑(Baroque Building)之后,来到老城区始建于公元后7世纪,最初为拜占庭帝国统治,后归属罗马帝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商业、海事中心,如今是克罗地亚最大的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和海港城市。

城内有一座14到16世纪兴建的古堡。城堡建在一块突出海面的巨大的岩石上的,城墙以花岗岩砌成,墙外环绕这护城河,东面为陆地,西面临海。城内完好地保留了14世纪的药房、教堂、修道院和钟楼等。这些古建筑风格迥异。街道和街灯洋溢着中世纪的氛围,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较完好的一个城市。每到中午12时和晚上6时,城堡内36间教堂钟声齐鸣,悠扬悦耳的钟声回荡在古城堡内外,别具一番情趣。

(b)小欧诺佛喷泉(Onofrio’s Fountain
这座喷泉以设计师欧费瑞欧(Onofrio della Cava)命名,喷泉上雕刻了小男孩、海豚与贝壳等装饰。

(c)王公宫邸(Rector’s Palace

古朴典雅的王公宫邸座落于杜布罗夫尼克古城东侧,承载着杜布罗夫尼克市的历史,是城内最具代表性的主要建筑。府院建于15世纪,由佛伦斯建筑师米开洛左(Michelozzo Michelozzi, 1396-1472)设计。府内既有办公场所,又有火药库和监狱。这座建筑和共和国一起历经磨难,数次遭战火和地震的洗礼,但仍保持原来的哥特式风格,同时在修复时融入巴洛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色。

王公宫邸曾经是杜布罗夫尼克首长的办公厅、议会及行政中心,甚至有专门的礼堂作为官方接待会。在大公任期的一个月期间,必须独居府内处理国政,除出席少数正式场合外,不得随意离府。为此,大公每天都要进行城门钥匙的交接仪式。如今,王公宫邸是杜布罗夫尼克博物馆的文化历史分部,展示当地的文物、古董家具、名人的画像、大师级画家的作品、14至19世纪的钱币、古城门的钥匙以及纹饰等等。

(d)古城墙(City Wall
古城墙是围绕在老城周围的防御性石墙,它从7世纪起就矗立在克罗地亚南部,守护了杜布罗夫尼克5个世纪的平安与繁荣。我们目前看到的是在12至17世纪之间修建的最大、最完整、结构复杂的城墙。基于此,城墙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甚至在1993年至2002年克罗地亚年发行的50库纳钞票的背面也以老城的图像为设计。

然而,这座从未被破坏的城墙却在上世纪90年代内战期间承受了敌军650次的持续炮击。随着战争的结束,人们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方针按原样修复被炮弹损毁的老城。绝大多数的建筑在2005年修缮完毕,但邻近城门的部分仍可看到炮击的痕迹。


510日(第九天,星期五):杜布罗夫尼克(克罗地亚)—黑山黑山:科托尔(Kotor
科托尔位于黑山共和国东南部亚得里亚海,约有335平方公里面积,是黑山共和国的一个海岸城市。科托尔海湾深入内陆32公里,两岸被高山夹峙,海峡狭长,少淤泥,形成天然的避风良港,自古为航海和军事要地。在科托尔,以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占大多数,克罗地亚人不足10%。当地大量的名胜古迹明显带有威尼斯文化的影响。1979年,科托尔的自然和文化历史区被列入世界遗产。








511(第十天,星期六):黑山
(a)帕里斯特城市游(Perast
座落在的科托尔西北方的帕里斯特城倘徉在873米高的圣伊利亚山间,有别于天然形成的岛屿,帕里斯特城是亚德里亚沿海的一座人造岛屿。城市在1420年至1797年间属于威尼斯共和国的辖区,城里的16座巴洛克风格宫殿几乎都是这时期的产物。虽然古城没有设立城墙,却有九座防御塔楼,其中由威尼斯共和国海军在15至16世纪建造的圣十字塔楼是城市最重要的塔楼。

帕里斯特在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下于18世纪达到顶峰。此时,许多华丽的宅院和巴洛克式宫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妆点着城市的面貌。1787年威尼斯共和国终结时,帕里斯特是少数几座依旧效忠共和国的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墨索里尼将科托尔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帕里斯特)划入意大利王国的版图。战后,帕里斯特重回南斯拉夫怀抱,从此成为黑山的领土。

(b)布德瓦城市游(Budva
布德瓦就像一颗镶嵌在亚德里亚海边的明珠,当地美丽的沙滩、丰富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使其闻名于世。

考古证实,布德瓦是亚得里亚海岸边最古老的定居点,由于布德瓦正好处于两个帝国的边界,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古罗马文明对布德瓦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世纪,布德瓦先后被杜克利亚国王、塞尔维亚和泽塔贵族统治。威尼斯共和国从1420年到1797年这400年间掌控布德瓦,绝大多数的老城建筑无不体现了威尼斯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计风格。彼时,城市积极建筑高大城墙抵御好战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接下来的动荡年代里,布德瓦数度易主,奥地利帝国、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先后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由科托尔、布德瓦的居民与黑山组成的联盟曾于1813获得了城市的控制权,奈何在第二年大权旁落,沦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

圣伊万教堂、蓬塔圣玛丽教堂和圣三一教堂是布德瓦老城三个主要的教堂。此外,老城的威尼斯城墙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然而,布德瓦的旅游发展也存在若干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不足、自来水的短缺、电力短缺、交通和停车问题。后者是因为在动荡的1990年,布德瓦城的发展与扩大未曾经过严格的规划,导致城市出现狭窄的街道和大量死胡同,导致交通拥堵。可是,即便如此,布德瓦仍吸引了许多来自俄罗斯、奥地利和意大利的百万富翁来此定居,俨然黑山的科威特

(c)采蒂涅(Cetinje
由于采蒂涅地处黑山西部,洛夫琴山东麓采蒂涅高原之上,故素有“石头城”之称。城市处处古迹,犹如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和档案馆,珍藏了古人的手稿、文物和南斯拉夫人在1493年第一次印刷的书,因此是黑山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中心。采蒂涅在1878至1918年间被定为黑山的国都,虽然目前实际的首都是波多里察,但采蒂涅仍是宪法订定的首都。

(d)圣母岩教堂(Our Lady of Rocks
圣母岩教堂建于1632年,珍藏了许多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以及68幅17世纪帕里斯特巴洛克画家Tripo Kokolja (1661-1713)的作品,《圣母之死》是其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画作之一。此外,教堂内也珍藏了一幅据说一位唤作Jacinta Kunić-Mijović的女子在等待情郎归来的25年中制成的刺绣毯,毯子之所以如此独特在于她把自己的秀发混入金丝银线中,以此将其深情缝缀其中,终至双目失明。

512(第十一天,星期日):黑山—莫斯塔尔(波黑)—萨拉热窝(波黑)莫斯塔尔(波黑)
(a)石桥(Stone Bridge
背负着联系内雷特瓦河两岸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民的莫斯塔尔石桥搭建于16世纪,由苏莱曼一世下令建造,取代原有的木制吊桥。这座空前规模的桥梁在竣工后被誉为世界上最宽、最伟大的人造拱桥。古桥呈拱形,两头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桥拱采用当地的石头建造,桥的墩台为石灰石,与河畔悬崖边上的翼墙相连,与周围以石头为主体的建筑和大河卵石铺砌的古街道相呼应,充分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

然而,矗立了427年的古桥不幸在波斯尼亚战争期间被摧毁。战争结束后,境内出现重建桥梁的呼声。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和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组成联盟,以监督古桥和古城中心的重建工作;而意大利、荷兰、土耳其、克罗地亚、欧洲理事会发展银行以及波黑政府则提供资金。他们的原意是使用同样的技术和材料按照原貌修复受损建筑。为此,出动了匈牙利军队的潜水员从河底打捞原来的石料,不足的部分则采用当地采石场的石料。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蒂希奇在2004年的落成仪式上发表演说时表示,“莫斯塔尔老桥”的修复标志着莫斯塔尔乃至整个波黑的各族居民重新恢复了正常的和平生活。彼时,来自塞黑、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英国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以及当地的数千名市民都出席了庆祝活动。2005年,该桥及周边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萨拉热窝(波黑)
(b)中央市场(Market Center
游览过穆尔西亚老城区(Murcia Old Town)后,来到中央市场。从清晨7时至下午4时,中央市场日复一日地充斥着准备出售给人们的新鲜果蔬和奶制品。然而,在1995年内战期间,中央市场也未能幸免遇难,被塞族军队无情的炮击,造成平民死亡。北约组织因此而展开大轰炸,迫使无力还击的塞尔维亚人参与和平会谈。如今,在萨拉热窝市中心的马尔卡菜市场旁边的墙壁上镌刻着数十个在购物时被炸死的人名。

513(第十二天,星期一):萨拉热窝(波黑)
(a)拉丁桥(Latin Bridge
这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石拱桥坐落于萨拉热窝主要河流—米利契卡Miljacka River河上,建于1799年。这座桥是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裴迪南大公伉俪的遇刺现场。为纪念爱国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桥梁曾更名为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后恢复旧称。桥的前方是一间存储这座桥的历史博物馆。

(b)加齐哈兹维伯格清真寺(Bey’s Mosque
加齐哈兹维伯格清真寺建于1531年,由科查·米马尔·希南主持设计。他也是威瑟格莱德的穆罕默德·巴夏·索科罗维奇大桥和伊斯坦布尔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的设计师,是一位在建筑界里程碑式的人物。这座极具土耳其风格的建筑是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清真寺。多圆顶是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独特的建筑特色,旁边有几个扩充的小顶,有分开的入口,祭坛呈半圆形。宣礼塔气势威严。此外,院内还有喷泉、餐厅、伊斯兰学校、图书馆、八角陵墓和墓园。

在波黑战争期间,清真寺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战后,各地纷纷展开修复工作。由于沙特阿拉伯为清真寺投入了大量资金,造成修复时被迫以瓦哈比派的建议为主,使清真寺失去原貌,令当地人大为不满。为了让清真寺回到战前的样子,他们从千禧年进行二度修复。

(c)萨拉热窝博物馆(Sarajevo Authentic Museum
国家博物馆拥有超过5000件的馆藏,并长期展出区域性及国际性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d)萨拉热窝隧道(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战》拍摄场景)(War Tunnel “Walter Defends Sarajevo”(shooting scene)
萨拉热窝隧道在战时背负着拯救全城市民性命的任务。隧道有两个进出口,一头连接邻近的多布林嘉市(Dobrinja)和布特米尔市(Butmir),另一头通往由联合国控制着的机场,让食物、武器、医疗用品等人道救援物资能顺利运抵城市,同时也是武装部队和居民进入、逃离被战火摧残的城市的主要通道。


在内战期间,一位波斯尼亚工程师策划在萨拉热窝机场跑道下开凿隧道,但由于物资及技术条件的不足使工程陷入困境,最后决定依赖人手挖凿,以轮班制24小时不停地挖掘,每位工作人员每天可获得一袋卷烟作为酬劳。在波黑第一军团副司令 Ratid Zorlak将军的监督下,超过200名工人在艰险的环境中日以继夜地以简易工具挖凿隧道,同时还得面对地下水泛滥和空气质量的问题。尽管如此,隧道工程终于在1993年6月30日竣工,翌日正式启用。

由于城市遭到持续炮轰,隧道内安装了油气输送管道以便运送石油到城里,后来德国还为他们安装电缆,使萨拉热窝居民在战乱期间仍能断续供电,同时保证他们能与外界通讯。隧道入口由波斯尼亚军队把守,惟持有出入准证者或付费者才被获准使用。在战时,每天有3000至4000人穿越隧道。这条能唤起当事人痛苦回忆的隧道在和平后成了博物馆,是人道精神的象征。接着,团队前往中央市场。

514(第十三天,星期二):萨拉热窝(波黑)—萨格勒布(克罗地亚)
团队从萨拉热窝折返克罗地亚。

515(第十四天,星期三):萨格勒布(克罗地亚)
耶拉奇治广场(Ban Josip Jalacic Square
广场始建于17世纪,初称“曼杜舍瓦茨”,周遭设有政府机构、银行及商业办公室及18、19世纪的巴洛克建筑。一座1866年的巨型雕塑矗立在广场中央,以纪念克罗地亚民族英雄班·约瑟夫·耶拉奇治的丰功伟绩。耶拉奇治(1801-1859)于1848年任克罗地亚首总督期间带领当地民众赶走土耳其人,废除奴隶制度;在欧洲大革命期间击退奥匈帝国的入侵,使克罗地亚首次成为独立国家。基于此,广场被易名为耶拉奇治广场。但在南斯拉夫时期改名为“共和国广场”。直至克罗地亚于1991年独立后才恢复旧称。


红队于当天下午3时10分结束行程,其他蓝队团友继续游览奥地利。


516(星期四):萨格勒布(克罗地亚)—格拉兹(奥地利)
游览耶拉奇治广场(Ban Josip Jalacic Square)等。

517(星期五):格拉兹(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格拉兹(奥地利)
a)城堡山(Castle Hill
从老城区拔地而起的城堡山(437米)及矗立其上的大钟俨然格拉茨的象征。大钟塔、碉堡遗址、城堡山博物馆、卡森玛特舞台、炮台、斯达巴斯特监狱等是城堡山的主要景点。山上的城堡遗迹有近千年历史,是格拉茨最古老的建筑。格拉茨最初以此为中心,逐渐发展成一座封建小城。

在城堡的旧址上摆放着四门火炮,居高临下,威风无比。在19世纪拿破仑时代法国侵略奥地利时,曾在此山上有过惨烈的坚守战。此役之后,奥地利被占领,拿破仑下令彻底捣毁城堡,只剩下断壁残垣。如今,在这些残垣断壁的基础上修建的钟塔成为全城的象征。山顶上设有可以俯瞰格拉茨全城风貌的瞭望台和景观咖啡馆,边喝咖啡边赏风景,惬意无比。

b)钟楼(Camanile
矗立在城堡山上的大钟塔是格拉茨的标志性建筑。数百年来,大钟如守护神般,默默地见证和铭记着格拉茨的兴衰。大钟每天固定在上午7时、中午12时和傍晚7时敲钟,每次响101下,提醒人们它是由101枚炮弹铸造而成的。

时钟塔初建于13世纪,其前身是一座守望塔,1588年重建时形成了现在的样貌,当时它的任务是预警和报时。塔上挂着3个不同功用的大钟,分别是报时钟、火警钟、死刑钟。1712年时,报时钟被壁钟取代,丧钟在不久后也被取下,只剩火警钟还挂在原处。据说在1809年拿破仑攻陷此城时,全城居民拿出所有积蓄,央求法军炮火能够放过这座钟塔。

钟塔内设有城堡山博物馆,可看到200年前城堡山的防御模型及当时的监狱,因其外形独特,又被称为“低音提琴”。钟塔旁边有一个通往荷博斯泰恩花园的阶梯,自1930年起,花园就繁育了各种地中海植物,如无花果树、柠檬树、银杏树、紫藤等。 钟塔旁的一条小道上有一座石犬雕刻。据说在1481年,匈牙利国王向奥地利公主求婚不果后,欲诱拐公主,路经此地时幸被一只灵犬解救,公主为纪念此犬而修筑了这个雕像。

c)兰德宫(Landhaus
位于旧城中心的兰德宫是斐迪南一世为了巩固格拉兹作为“奥地利内地首府”的城市地位而建的。在1557至1565年间,斐迪南一世委任意大利建筑师多明尼哥·阿利欧仿伦巴底地区的宫邸形式来设计,并从意大利北部地区广征工匠和建筑师前来开展具体的兴建工作。竣工后,兰德宫被认为是意大利以外地区最重要的文艺复兴式宫邸之一。虽然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在十六世纪上半叶时既已在格拉兹出现,但兰德宫是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具体展现。

建筑物的结构呈口字形。口字形建物的其中一面,只有拱廊而没有楼房,这样的空间设计类似开放剧场。主建筑共三层楼高,主要楼层除了有相当宽敞的徊廊外,徊廊外半圆形的拱窗使得典雅的建物感极富韵律感。另有一排精致的窗户,采用典型的长方形样式,窗上则有三角楣装饰,洋溢着浓厚的文艺复兴式风格。

d)州政府(State Goverment
位于格拉茨老城区中心海仁街上,建于1557年,1565竣工的州政府是文艺复兴城中的皇冠。这座建筑曾经是施泰尔马克州的博物馆,现在被作为州政府议会大厅。建筑物的入口处是半圆形的窗户和阳台。透过圆形窗户可看到州政府的议会大厅,门侧还有一面石碑。内院两边连着三层拱形门廊,中间的喷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518(星期六):维也纳(奥地利)
a)国家剧院(Opera House
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的国家剧院不仅是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国家歌剧院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建于1861年,历时8年竣工。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的包厢剧院。后由奥地利著名建筑师西克斯鲍和谬尔设计督造仿文艺复兴风格的皇家宫廷剧院。

皇家宫廷剧院在1918年归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是政府的音乐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维也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艺术荣景,在这种百花齐放的人文氛围中,歌剧院指挥马勒将歌剧院的声望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他不仅摒弃了雇用喝彩者的陋习,还规定迟到者不得入场。为了达到对艺术的完美追求,他要求所有艺术家必须像他自己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他的做法虽然得罪了许多人,但经过十年的努力,歌剧院达到了空前的辉煌。

1937年,国家歌剧院被纳粹控制,放置在歌剧院廊上的马勒半身塑像被击碎,为迎合纳粹党的趣味,强迫更改节目,大批轻歌剧被搬上舞台。二战末期,英美盟军对德、奥进行大规模轰炸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遭到严重破坏,只剩下几处断壁残垣。战后,歌剧院的重建工作历时8 年之久,耗资1 亿美元。修复后的剧院设备已全面现代化。开幕当天演出了贝多芬的歌剧《费得里奥》,以庆贺歌剧院的第二个春天。

现在的国家剧院占9000 平方米面积,采罗马式建筑风格,以意大利生产的浅黄色大理石修筑,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靡之风。其正面有5个高大的拱形大门,楼上有5个拱形窗户,窗口上立着5尊歌剧女神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歌剧中的英雄主义、戏剧、想象、艺术和爱情。在门楼顶上两旁矗立着骑在天马上的戏剧之神青铜塑像。门楼内的墙壁上画着莫扎特《魔笛》中的精彩场面。在休息大厅和走廊的墙壁上挂满韦伯的《魔弹射手》、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贝多芬的《费得里奥》,罗西尼的《塞尔维亚理发师》等油画,画作上端还竖立着音乐家本人的金色头像。此外,在靠近主梯的回廊上端还立着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施特劳斯父子等音乐巨匠以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历任剧院经理如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等人的半身塑像。

剧院内共有六层观众席,楼上楼下共有1642 个座椅,背后还有567 个站位,三层还有100 多个包厢。剧场正中是1508 平方米的大舞台,能自动回旋、升降、横里开阖。乐池可容纳110 人。此外,院内还设有2 间芭蕾舞练习厅和3 个剧团练习厅、1 个彩排舞台、10 间独唱演员练习室、1 间大型风琴室和数十间演员化妆室,甚至还配有一个电视电台转播室,可同时向50 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台和9 个电视台转播演出实况。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国际声望取决于几个经营特点:聘用德高望重、技艺超群的音乐大师为剧院经理,又邀请维也纳爱乐乐团作为常任歌剧乐队,同时不惜重金聘请世界著名的歌唱家担任歌剧主角。剧院还规定,只能上演已被肯定的名作(一般以莫扎特和威尔第的作品为主),而且不试演现代作品。此外,剧院每年都会新排演一些著名的歌剧,由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演唱。每年除夕,歌剧院还将举行盛大的舞会,邀请世界各地的政要名流、富商大贾云集于此迎接新年。

b)国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
国会大厦座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内城区的戒指路上,毗邻霍夫堡皇宫,是奥地利国会两院的所在地。由于占地面积超过13500平方米,使之成为戒指路沿线最庞大的建筑物之一。

国会大厦由特奥菲尔·冯·汉森男爵于1874年负责督造,历时9年竣工。他将之设计为仿希腊式,外墙是巨大的石柱,扁三角形的屋顶雕刻着弗兰茨一世皇帝向十七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门口矗立4米高的雅典娜雕像和喷泉是其最著名的特色。雅典娜一手执矛,一手停着一只和平鸽,象征奥地利人热爱和平与不畏强权的精神。雅典娜像基座旁的塑像象征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因其典雅和独特的设计,国会大厦多次被奥地利邮政搬上邮票。


c)霍夫堡皇宫(Imperial Palace
霍夫堡皇宫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国皇室的冬宮(夏宫是美泉宫),如今是联邦共和国总统的官邸。霍夫堡皇宫的历史可追溯到1279年,历代皇帝登基后都着手扩建皇宫,因此,无论是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还是上世纪末的仿古典式风格在此都有迹可循。

皇宫依地势而建,占地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皇宫分上宅、下宅两部分。上下两宅各有一个花园。上宅是帝王办公、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宅作为起居接借宿用。整体拥有18栋楼房、54个出口、19座庭院和2900间房间,素有“城中之城”的美名。后来几经多次翻修和重建,终于形成目前庞大的建筑格局。到皇宫一游值得推荐的几个地方包括礼仪大厅、展览馆、皇帝居室、珍宝馆等。

d)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an Cathedral
作为天主教维也纳总教区主教座堂的史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市的标帜,由于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1997年,史蒂芬大教堂庆贺了800年纪念诞辰。

早在12世纪初,巴奔堡的戍边伯爵们曾在此建造了一座仿罗马式的教堂。后来,在哈布斯堡的鲁道夫四世公爵的倡导下,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逐渐成型。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史蒂芬大教堂几乎没有中断过修筑。彼时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哥特风格的南塔高136.7m,是继科隆大教堂和乌尔姆教堂之后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尖塔。南塔以中尖突出的尖塔為中心,周围环绕几座大小不一的尖塔,像一顶灿烂夺目的王冠。登上343级台阶后,不仅可鸟瞰維也维也纳旧城区,还可观看教堂的拼花屋顶(tiled roof),屋顶铺上近25万块彩色琉璃瓦構成的哈布斯堡王朝双头鹰徽章和臂章图案。

皇室原来的设计是双塔结构,在教堂北端兴建与南塔一样高的尖塔,但盖到60公尺时,因国库困窘而作罢,最终只得以文艺复兴式的穹顶收尾。北塔上高挂一座重达20吨的铜钟,据说是维也纳人在1683年战胜了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把缴获的枪炮铸成的铜钟。如今,在新旧年交替时,成千上万维也纳人在史蒂芬教堂前的广场上聆听钟声,相互庆贺新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史蒂芬大教堂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战后的修复工作从1948年一直延续到1962年。全奥地利的九个联邦州分别负责修复大教堂的某个部分。修复后的教堂浩繁精美,两排哥特式的柱子把教堂的正殿隔成三部分。放眼望去,从圣坛背后唯一两块免遭摧残的玻璃窗射进了五彩缤纷的光线,为巴洛克的圣坛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氛。

教堂内有1467至1513年间由尼可拉斯·格哈德·凡·莱登(Niclas Gerhaert van Leyden)设计的弗里德里希国王的红色大理石墓碑。教堂内北侧厅是安顿·皮尔格拉姆(Anton Pilgram)设计的哥特式布道坛和管风琴脚。他不仅把四个布道师的半身像塑造进去,还把自己以“倚窗眺望人”的形象放置在布道坛的底部。他在这里开出一扇窗户,自己半倚在半开的窗上,手中还握著他心爱的刻刀。


“维也纳新城祭坛”是1447年建成的哥特式祭坛,1754年成为欧根·冯·萨沃恩王子(Eugen von Savoyen)的墓碑。祭坛内外柱子上的装饰向人们重现昔日皇宫的奢华。史蒂芬大教堂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墓穴,从墓室的小窗子看进去是满坑满谷死于黑死病的人骨,据统计,埋葬的人骨超过11000具。此外,史蒂芬大教堂有一座皇家墓穴,放置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三世,以及带领奧地利人击败土耳其人的欧根亲王的棺木。墓穴下层还有器官收藏室,72个哈布斯堡皇族的身体和內脏就被放在青铜罐中。

斯蒂芬大教堂大门右侧的墙上有一个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记号“05”。1939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从此失去了主权。尽管希特勒的统治以残酷著称,但仍无阻奥地利组织地下抵抗运动。这个组织的使命之一就是提醒奥地利人民勿忘祖国。战士们为此在维也纳的许多地方,包括斯蒂芬大教堂的墙上刻下了“05”的记号。以数字“0”代表字母O,以“5”代表了第5个字母。在那个特殊年代,OE既代表Oesterreich,代表奥地利依然存在。这个非常巧妙且有意义的记号在奥地利人民中留下印记。

e)美泉宫(Schonbrunn Palace
美泉宫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占地2.6万平方米,是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离宫。1694年由玛利亚·特蕾莎女王下令修建成如今的格局。现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美泉宫的名字来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传说在1612年他到凯特堡狩猎时饮用了此处泉水,顿觉清爽甘冽,遂命名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此区地名。

美泉宫的建造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初。当时此地称为卡特尔堡(Katterburg),经营一座磨坊和一家葡萄酿酒厂。在农场雇工的努力下,几个世纪来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直到156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从此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几代之后,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皇把美泉宫从狩猎寝宫改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宫,成为皇家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玛丽娅·特蕾西娅女皇在位期间,美泉宫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建,使美泉宫与最初的设计大不相同。宫殿大部分的装饰皆来自彼时,采用当时在奥地利极其罕见的洛可可艺术。

宫内共有1400个房间,其中44间以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装修,纤巧华美、优雅别致。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设宴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现在奥地利政府仍在那里举行舞会或款待各国外交使节。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幼年时期也曾在侧翼的剧院为女皇演奏钢琴。

宫殿长廊墙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历代皇帝的肖像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16个儿女的肖像。后来随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同上断头台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奈特少女时代的画像也在其中。美泉宫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旁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西侧是动物园和热带植物温室,东边既是皇宫名称的由来——“美泉”,其正对面是一片人造的罗马废墟和方尖碑。

美泉宫的主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严重损毁。战后,美泉宫完好的部分被用作英国占领军的总司令部,此后逐渐修复美泉宫损毁的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起每年吸引了150万游客前来参观。199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起,美泉宫花园每年举办美泉宫音乐会,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在世界一流音乐家的指挥下进行演出。

f)国家美术馆/美景宫美术馆(Belvedere Palace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又名美景宫,由上美景宫和下美景宫两个建筑群组成。前者建于1714年,作为当时欧根亲王的夏宫;后者建于1721年,是皇室举办盛大庆典的场所。目前馆内收藏了许多欧洲艺术珍品,包括古埃及文物、希腊和罗马雕像、装饰艺术品、早期基督教艺术作品和钟表机械等。

g)多瑙河公园(Danube Banks & Park
多瑙河公园位于多瑙河以北占地80万平方米,是维也纳的第二大公园。它最初只是一座垃圾掩埋场,20世纪60年代初才将之改建成公园。1964年在此举行的世界园林博览会使它的美展现在人们眼前。游人可乘搭小缆车和环形小火车沿途欣赏园艺家们的才华。

多瑙河公园的中心有一座和公园同年落成的多瑙塔,高252米,是维也纳最高的建筑物。塔内设有两部高速电梯,方便游人到塔顶远眺城市风光。在160米和170米处开设了两家旋转餐厅,餐厅的地板构架与塔轴相连,能以3种不同的速度转动。

h)联合国大厦(United Nation Building
维也纳联合国大厦位于多瑙河畔。这座银灰色的建筑群占地18万平方米于1973年动工,历时6年竣工。在联合国城的设计阶段,美、英、德等国的设计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最后被奥地利建筑师约翰·施塔贝尔得标。联合国城的中心是一幢高56米的圆柱形会议楼,四周围绕着三组六幢不同高度的“Y”型塔楼,分别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城后勤部门驻扎。位于中心的5层楼国际会议大厦开辟了可容纳1,600人的大大小小的会议室,并设置了9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

这座宏伟的大厦耗资88亿奥地利先令,建成后以象征性的租金奥币1先令租给联合国,为期99年。尽管如此,在联合国城启用后已提高了维也纳的国际地位,并且从联合国各机构派出的4000多名职员每年在奥地利的开销中(达40多亿先令)取回投资成本。

519(星期日):维也纳(奥地利)萨尔兹堡(奥地利) 萨尔兹堡(奥地利)
a)莫扎特故居(Mozart’s Residence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降生于萨尔兹堡盖特莱德街9号的一座米黄色楼房中。在其故居的3、4层楼间的外墙上镶着“莫扎特出生地”的字样,在拱形大门旁还刻着“莫扎特博物馆”,顶端放置音乐家的头像浮雕。故居从917年起对外开放。故居里陈列着莫扎特曾使用过的小提琴、钢琴、乐谱手稿、书信以及一缕金色头发。

b)米拉贝尔花园(Mirabell Garden
米拉贝尔花园是米拉贝尔宫的一个部分,是沃尔夫·迪特里希(Wolf Dietrich)在1606年为表达他对其红颜知己莎乐美(Salome Alt)的宠爱而建。为呼应“米拉贝尔”在意大利语中“惊人的美丽”之意,花园按照巴洛克式公园设计,装饰以雕塑、喷泉、绿藤盘绕的拱道和色彩缤纷的花草。电影《音乐之声》中的著名歌曲“Do Re Mi”既在此取景。

520(星期一):萨尔兹堡(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
市区游览、自由活动、购物。翌日飞返吉隆坡。